史上最全 SSH 暗黑技巧详解--收藏保平安

史上最全 SSH 暗黑技巧详解–收藏保平安

我见过太多的老鸟、新手对ssh 基本只限于 ssh到远程机器,实际这个命令我们一天要用很多次,但是对它的了解太少了,他的强大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当于你也许会说够用就够了,确实没错,但是你考虑过效率没有,或者还有哪些脑洞大开的功能会让你爱死他,这些功能又仅仅是一行命令就够了。

来,让我们一起走一遍,看看会不会让你大开眼界

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 如何通过ssh命令科学上网
  • docker 镜像、golang仓库总是被墙怎么办
  • 公司跳板机要输入动态token,太麻烦了,如何省略掉这个token;
  • 比如多机房总是要走跳板机,如何绕过跳板机直连;
  • 我的开发测试机器如何免打通、免密码、直达;
  • 如何访问隔离环境中的Web服务 – 将隔离环境中的web端口映射到本地
  • 如何让隔离环境的机器用上yum、apt
  • 如何将服务器的图形界面映射到本地(类似vnc的作用)
  • ssh如何调试诊断,这才是终极技能……

注意事项

  • ssh是指的openSSH 命令工具
  • 本文仅适用于各种Linux、MacOS,Windows的话各种可视化工具都可以复制session、配置tunnel来实现类似功能。
  • 如果文章中提到的文件、文件夹不存在可以直接创建出来。
  • 所有配置都是在你的笔记本上(相当于ssh client上,只有日常跳板机免登如要在日常跳板机上配置一下)

科学上网

有时候风声比较紧的话公司的网络加速会关闭,这个时候科学上网还得靠自己,一行ssh命令来科学上网:

1
nohup ssh -qTfnN -D 127.0.0.1:38080 root@1.1.1.1 "vmstat 10" 2>&1 >/dev/null &

上面的 1.1.1.1 是你在境外的一台服务器,已经做好了免密登陆(免密见后面,要不你每次还得输一下密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本地启动一个38080的端口,上面收到的任何东西都会转发给 1.1.1.1:22(做了ssh加密),1.1.1.1:22 会解密收到的东西,然后把他们转发给google之类的网站(比如你要访问的是google),结果依然通过原路返回

127.0.0.1:38080 socks5 就是要填入到你的浏览器中的代理服务器,什么都不需要装,非常简单

image.png

原理图如下(灰色矩形框就是你本地ssh命令,ssh 线就是在穿墙, 国外服务器就是命令中的1.1.1.1):
undefined

科学上网之http特殊代理

前面所说的代理是socks5代理,一般浏览器都有插件支持,但是比如你的docker(或者其他程序)需要通过http去拉取镜像就会出现如下错误:

Sending build context to Docker daemon 8.704 kB
Step 1 : FROM k8s.gcr.io/kube-cross:v1.10.1-1
Get https://k8s.gcr.io/v1/_ping: dial tcp 108.177.125.82:443: i/o timeout

如果是git这样的应用内部可以配置socks5和http代理服务器,请参考另外一篇文章,但是有些应用就不能配置了,当然最终通过ssh大法还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sudo ssh -L 443:108.177.125.82:443 root@1.1.1.1 //在本地监听443,转发给远程108.177.125.82的443端口

然后再在 /etc/hosts 中将域名 k8s.gcr.io 指向 127.0.0.1, 那么本来要访问 k8s.gcr.io:443的,变成了访问本地 127.0.0.1:443 而 127.0.0.1:443 又通过ssh重定向到了 108.177.125.82:443 这样就实现了http代理或者说这种特殊情况下的科学上网。

当然网上也有socks5代理转http代理的,很麻烦,我没有实验成功,上面这个方案不需要装任何东西,但是每个访问目标都要这样处理,好在这种情况不多

内部堡垒机、跳板机都需要密码+动态码,太复杂了,怎么解?

ren@ren-VirtualBox:~$ cat ~/.ssh/config 
#reuse the same connection --关键配置
ControlMaster auto
ControlPath ~/tmp/ssh_mux_%h_%p_%r

#查了下ControlPersist是在OpenSSH5.6加入的,5.3还不支持
#不支持的话直接把这行删了,不影响功能
#keep one connection in 72hour
#ControlPersist 72h
#复用连接的配置到这里,后面的配置与复用无关

#其它也很有用的配置
GSSAPIAuthentication=no
StrictHostKeyChecking=no
TCPKeepAlive=yes
CheckHostIP=no
# "ServerAliveInterval [seconds]" configuration in the SSH configuration so that your ssh client sends a "dummy packet" on a regular interval so that the router thinks that the connection is active even if it's particularly quiet
ServerAliveInterval=15
#ServerAliveCountMax=6
ForwardAgent=yes

UserKnownHostsFile /dev/null

在你的ssh配置文件增加上述参数,意味着72小时内登录同一台跳板机只有第一次需要输入密码,以后都是重用之前的连接,所以也就不再需要输入密码了。

加了如上参数后的登录过程就有这样的东东(默认没有,这是debug信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ebug1: setting up multiplex master socket
debug3: muxserver_listen: temporary control path /home/ren/tmp/ssh_mux_10.16.*.*_22_corp.86g3C34vy36tvCtn
debug2: fd 3 setting O_NONBLOCK
debug3: fd 3 is O_NONBLOCK
debug3: fd 3 is O_NONBLOCK
debug1: channel 0: new [/home/ren/tmp/ssh_mux_10.16.*.*_22_corp]
debug3: muxserver_listen: mux listener channel 0 fd 3
debug1: control_persist_detach: backgrounding master process
debug2: control_persist_detach: background process is 15154
debug2: fd 3 setting O_NONBLOCK
debug1: forking to background
debug1: Entering interactive session.
debug2: set_control_persist_exit_time: schedule exit in 259200 seconds
debug1: multiplexing control connection

/home/ren/tmp/ssh_mux_10.16.._22_corp 这个就是保存好的socket,下次可以重用,免密码。 in 259200 seconds 对应 72小时

看动画过程,注意过程中都是通过 -vvv 来看到ssh的debug信息
ssh-demo.gif

我有很多不同机房(或者说不同客户)的机器都需要跳板机来登录,能一次直接ssh上去吗?

比如有一批客户机房的机器IP都是192.168.., 然后需要走跳板机100.10.1.2才能访问到,那么我希望以后在笔记本上直接 ssh 192.168.1.5 就能直接连上

$ cat /etc/ssh/ssh_config

Host 192.168.*.*
ProxyCommand ssh -l ali-renxijun 100.10.1.2 exec /usr/bin/nc %h %p

上面配置的意思是执行 ssh 192.168.1.5的时候命中规则 Host 192.168.. 所以执行 ProxyCommand 先连上跳板机再通过跳板机连向192.168.1.5 。这样在你的笔记本上就跟192.168.. 的机器仿佛在一起,ssh可以上去,但是ping不通这个192.168.1.5的ip

划重点:公司的线上跳板机做了特殊限制,限制了这个技能。日常环境跳板机支持这个功能

比如我的跳板配置:

#到美国的机器用美国的跳板机速度更快
Host 10.74.*
ProxyCommand ssh -l user us.jump exec /bin/nc %h %p 2>/dev/null
#到中国的机器用中国的跳板机速度更快
Host 10.70.*
ProxyCommand ssh -l user cn.jump exec /bin/nc %h %p 2>/dev/null

Host 192.168.0.*
ProxyCommand ssh -l user 1.1.1.1 exec /usr/bin/nc %h %p

其实我的配置文件里面还有很多规则,懒得一个个隐藏IP了,这些规则是可以重复匹配的

来看一个例子
ren@ren-VirtualBox:/$ ping -c 1 10.16.1.
PING 10.16.1.
(10.16.1.) 56(84) bytes of data.^C
— 10.16.1.
ping statistics —
1 packets transmitted, 0 received, 100% packet loss, time 0ms

ren@ren-VirtualBox:~$ ssh -l corp 10.16.1.* -vvv
OpenSSH_6.7p1 Ubuntu-5ubuntu1, OpenSSL 1.0.1f 6 Jan 2014
debug1: Reading configuration data /home/ren/.ssh/config
debug1: Reading configuration data /etc/ssh/ssh_config
debug1: /etc/ssh/ssh_config line 28: Applying options for *
debug1: /etc/ssh/ssh_config line 44: Applying options for 10.16.*.*
debug1: /etc/ssh/ssh_config line 68: Applying options for *
debug1: auto-mux: Trying existing master
debug1: Control socket "/home/ren/tmp/ssh_mux_10.16.1.*_22_corp" does not exist
debug1: Executing proxy command: exec ssh -l corp 139.*.*.* exec /usr/bin/nc 10.16.1.* 22

本来我的笔记本跟 10.16.1. 是不通的(ping 不通),但是ssh可以直接连上,实际ssh登录过程中自动走跳板机139... 就连上了

-vvv 参数是debug,把ssh登录过程的日志全部打印出来。

ssh 免打通、免登陆跳板机、免密码直接访问日常环境机器

先来看效果图:
ssh_docker.gif

实现过程:

  1. 先ssh到线上跳板机:login1.cm10.**
  2. 复制 ~/.ssh/id_dsa.pub 和 ~/.ssh/id_dsa到你的笔记本的~/.ssh/ 下
  3. 复制 ~/.ssh/id_dsa.pub 和 ~/.ssh/id_dsa到日常跳板机( login1.et2sqa.* )的~/.ssh/ 下
  4. 日常跳板机上:echo “eval `keychain –eval id_dsa`“ >>~/.bash_profile
  5. 设置这两个文件权限为600
  6. 在你笔记本的 /etc/ssh/ssh_config 中增加如下两行配置
1
2
Host 11.239.*.*
ProxyCommand ssh -l xijun.rxj login1.et2sqa.**** exec /usr/bin/nc %h %p

第一次需要输入你的域账户密码,只要你的域账户密码不改以后永远不需要再次输入了。另外你需要在kfc上申请过机器的访问权限,kfc帮你打通了免密登陆,不仅仅是Docker,t4也默认打通了账号
这个技能基本综合了前面所有技巧,综合性比较强,需要点时间配合-vvv慢慢理解消化

image.png

将隔离环境中的web端口映射到本地

远程机器部署了WEB Server,需要通过浏览器来访问这个WEB服务,但是server在隔离环境中,只能通过ssh访问到。一般来说会在隔离环境中部署一个windows机器,通过这个windows机器来访问到这个web server。

现在我们试着用ssh来实现本地浏览器直接访问到这个隔离环境中的WEB Server。

假设web server是:10.149.1.132:8083, ssh账号是:aliyun

先配置好本地直接 ssh aliyun@10.149.1.132 (参考前面的 ProxyCommand配置过程,最好是免密也配置好),然后在你的笔记本上执行:

ssh -CNfL 0.0.0.0:8088:10.149.1.132:8083 aliyun@10.149.1.132

或者:(root@100.67.210.73 -p 54900 是可达132的代理服务器)

ssh -CNfL 0.0.0.0:8089:10.149.1.132:8083 root@100.67.210.73 -p 54900

这表示在本地启动一个8088的端口,将这个8088端口映射到10.149.1.132的8083端口上,用的ssh账号是aliyun

然后在笔记本上的浏览器中输入: 127.0.0.1:8088 就看到了如下界面:

image.png

反过来,也可以让隔离环境机器通过代理上网,比如安装yum

为什么有时候ssh 比较慢,比如总是需要30秒钟后才能正常登录

先了解如下知识点,在 ~/.ssh/config 配置文件中:

GSSAPIAuthentication=no

禁掉 GSSAPI认证,GSSAPIAuthentication是个什么鬼东西请自行 Google(多一次没必要的授权认证过程,然后等待超时)。 这里要理解ssh登录的时候有很多种认证方式(公钥、密码等等),具体怎么调试请记住强大的命令参数 ssh -vvv 上面讲到的技巧都能通过 -vvv 看到具体过程。

比如我第一次碰到ssh 比较慢总是需要30秒后才登录,不能忍受,于是登录的时候加上 -vvv明显看到控制台停在了:GSSAPIAuthentication 然后Google了一下,禁掉就好了

当然还有去掉每次ssh都需要先输入yes

批量打通所有机器之间的ssh登录免密码

Expect在集团是禁止的,我只用于打通我自己通过docker创建的容器

ssh免密码的原理是将本机的pub key复制到目标机器的 ~/.ssh/authorized_keys 里面。可以手工复制粘贴,也可以 ssh-copy-id 等

如果有100台机器,互相两两打通还是比较费事(大概需要100*99次copy key)。 下面通过 expect 来解决输入密码,然后配合shell脚本来批量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脚本需要四个参数:目标IP、用户名、密码、home目录,也就是ssh到一台机器的时候帮我们自动填上yes,和密码,这样就不需要人肉一个个输入了。

再在外面写一个循环对每个IP执行如下操作:

if代码部分检查本机~/.ssh/下有没有id_rsa.pub,也就是是否以前生成过密钥对,没生成的话就帮忙生成一次。

for循环部分一次把生成的密钥对和authorized_keys复制到所有机器上,这样所有机器之间都不需要输入密码就能互相登陆了(当然本机也不需要输入密码登录所有机器)

最后一行代码:

ssh $user@$n "hostname -i"

验证一下没有输密码是否能成功ssh上去。

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么做就可以打通两两之间的免密码登录,这里没有把所有机器的pub key复制到其他所有机器上去啊

答案:其实这个脚本做了一个取巧投机的事,那就是让所有机器共享一套公钥、私钥。
有时候我也会把我的windows笔记本和我专用的某台虚拟机共享一套秘钥,这样任何新申请的机器打通一次账号就可以在两台机器上随便登录。请保护好自己的私钥

如果免密写入 authorized_keys 成功,但是通过ssh pubkey认证的时候还是有可能失败,这是因为pubkey认证要求:

  • authorized_keys 文件权限要对
  • .ssh 文件夹权限要对
  • /home/user 文件夹权限要对 —-这个容易忽视掉

留个作业:第一次ssh某台机器的时候总是出来一个警告,需要yes确认才能往下走,怎么干掉他?

StrictHostKeyChecking=no
UserKnownHostsFile=/dev/null

如果按照文章操作不work,推荐就近问身边的同学。问我的话请cat 配置文件 然后把ssh -vvv user@ip (user、ip请替换成你的),再截图发给我。**

测试成功的同学也请留言说下什么os、版本,以及openssl版本,我被问崩溃了


这里只是帮大家入门了解ssh,掌握好这些配置文件和-vvv后有好多好玩的可以去挖掘,同时也请在留言中说出你的黑技能

调试ssh–终极大招

好多问题我都是debug发现的

  • 客户端增加参数 -vvv 会把所有流程在控制台显示出来。卡在哪个环节;密码不对还是key不对一看就知道
  • server端还可以:/usr/sbin/sshd -ddd -p 2222 在2222端口对sshd进行debug,看输出信息验证为什么pub key不能login等. 一般都是权限不对,/root 以及 /root/.ssh 文件夹的权限和owner都要对,更不要说 /root/.ssh/authorized_keys 了
1
/usr/sbin/sshd -ddd -p 2222

~/.ssh/config 参考配置

下面是我个人常用的ssh config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GSSAPIAuthentication=no
StrictHostKeyChecking=no
#TCPKeepAlive=yes
CheckHostIP=no
# "ServerAliveInterval [seconds]" configuration in the SSH configuration so that your ssh client sends a "dummy packet" on a regular interval so that the router thinks that the connection is active even if it's particularly quiet
ServerAliveInterval=15
#ServerAliveCountMax=6
ForwardAgent=yes
UserKnownHostsFile /dev/null
#reuse the same connection
ControlMaster auto
ControlPath ~/tmp/ssh_mux_%h_%p_%r
#keep one connection in 72hour
ControlPersist 72h
#Host 10.1?.*
#ProxyCommand ssh -l bninet us.jump exec /usr/bin/nc %h %p 2>/dev/null
#ProxyCommand /bin/nc -x localhost:12346 %h %p

/etc/ssh/ssh_config 参考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Host *
Protocol 2
ServerAliveInterval 30
User admin
host 10.10.55.*
ProxyCommand ssh -l admin admin.jump exec /usr/bin/nc %h %p
# uos is a hostname
Host 10.10.1.13* 192.168.2.133 uos
ProxyCommand ssh -l root -p 54900 1.1.1.1 exec /usr/bin/nc %h %p
#debug for git proxy
Host github.com
# LogLevel DEBUG3
# ProxyCommand ssh -l root gfw.jump exec /usr/bin/nc %h %p
# ProxyCommand ssh -oProxyCommand='ssh -l admin gfw.jump:22' -l root gfw.jump2 exec /usr/bin/nc %h %p
ForwardAgent yes
ForwardX11 yes
ForwardX11Trusted yes
SendEnv LANG LC_*
HashKnownHosts yes
GSSAPIAuthentication no
GSSAPIDelegateCredentials no
Compression yes

其他知识点

参数的优先级是:命令行配置选项 > ~/.ssh/config > /etc/ssh/ssh_config

在SSH的身份验证阶段,SSH只支持服务端保留公钥,客户端保留私钥的方式,所以方式只有两种:客户端生成密钥对,将公钥分发给服务端;服务端生成密钥对,将私钥分发给客户端。只不过出于安全性和便利性,一般都是客户端生成密钥对并分发公钥(阿里云服务器秘钥对–服务器将一对密钥中的公钥放在 authorized_keys, 私钥给client登陆用)

服务器上的 /etc/ssh/ssh_host 是用来验证服务器身份的秘钥对(对应client的 known_hosts), *在主机验证阶段,服务端持有的是私钥,客户端保存的是来自于服务端的公钥。注意,这和身份验证阶段密钥的持有方是相反的。

SSH支持多种身份验证机制,它们的验证顺序如下:gssapi-with-mic,hostbased,publickey,keyboard-interactive,password,但常见的是密码认证机制(password)和公钥认证机制(public key). 当公钥认证机制未通过时,再进行密码认证机制的验证。这些认证顺序可以通过ssh配置文件(注意,不是sshd的配置文件)中的指令PreferredAuthentications改变。

ssh 提示信息

可以用一下脚本生成一个彩色文件

Basic colors are numbered:

  • 1 – Red
  • 2 – Green
  • 3 – Yellow
  • 4 – Blue
  • 5 – Magenta
  • 6 – Cyan
  • 7 – Whit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bin/sh
export TERM=xterm-256color
read one five fifteen rest < /proc/loadavg
echo "$(tput setaf 2)
Kernel: `uname -v | awk -v OFS=' ' '{print $4, $5}'`
\\ ^__^
\\ (oo)\\_______
(__)\\ )\\\/\\
||----w |
|| ||
本机器为长稳测试环境, 千万不要kill进程, 不要跑负载过重的任务
有任何需要请联系 ** 多谢!
$(tput setaf 4)Load Averages......: ${one}, ${five}, ${fifteen} (1, 5, 15 min)
$(tput setaf 5)
______________
本机器为长稳测试环境, 千万不要kill进程, 不要跑负载过重的任务
有任何需要请联系 ** 多谢!
--------------
\\ ^__^
\\ (oo)\\_______
(__)\\ )\\\/\\
||----w |
|| ||
$(tput sgr0)"

以上脚本运行结果

image-20210902224011450

验证秘钥对

-y Read a private OpenSSH format file and print an OpenSSH public key to stdout.

cd ~/.ssh/ ; ssh-keygen -y -f id_rsa | cut -d’ ‘ -f 2 ; cut -d’ ‘ -f 2 id_rsa.pub

ssh-keygen -y -e -f <private key>获取一个私钥并打印相应的公钥,该公钥可以直接与您可用的公钥进行比较

ssh-agent

私钥设置了密码以后,每次使用都必须输入密码,有时让人感觉非常麻烦。比如,连续使用scp命令远程拷贝文件时,每次都要求输入密码。

ssh-agent命令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它让用户在整个 Bash 对话(session)之中,只在第一次使用 SSH 命令时输入密码,然后将私钥保存在内存中,后面都不需要再输入私钥的密码了。

第一步,使用下面的命令新建一次命令行对话。

1
$ eval `ssh-agent`

上面命令中,ssh-agent会先自动在后台运行,并将需要设置的环境变量输出在屏幕上,类似下面这样。

1
2
3
4
$ ssh-agent
SSH_AUTH_SOCK=/tmp/ssh-barrett/ssh-22841-agent; export SSH_AUTH_SOCK;
SSH_AGENT_PID=22842; export SSH_AGENT_PID;
echo Agent pid 22842;

eval命令的作用,就是运行上面的ssh-agent命令的输出,设置环境变量。

第二步,在新建的 Shell 对话里面,使用ssh-add命令添加默认的私钥(比如~/.ssh/id_rsa,或~/.ssh/id_dsa,或~/.ssh/id_ecdsa,或~/.ssh/id_ed25519)。

1
2
3
$ ssh-add
Enter passphrase for /home/you/.ssh/id_dsa: ********
Identity added: /home/you/.ssh/id_dsa (/home/you/.ssh/id_dsa)

上面例子中,添加私钥时,会要求输入密码。以后,在这个对话里面再使用密钥时,就不需要输入私钥的密码了,因为私钥已经加载到内存里面了。

如果添加的不是默认私钥,ssh-add命令需要显式指定私钥文件。

1
$ ssh-add my-other-key-file

上面的命令中,my-other-key-file就是用户指定的私钥文件。

安装sshd

sshd 有自己的一对或多对密钥。它使用密钥向客户端证明自己的身份。所有密钥都是公钥和私钥成对出现,公钥的文件名一般是私钥文件名加上后缀.pub

DSA 格式的密钥文件默认为/etc/ssh/ssh_host_dsa_key(公钥为ssh_host_dsa_key.pub),RSA 格式的密钥为/etc/ssh/ssh_host_rsa_key(公钥为ssh_host_rsa_key.pub)。如果需要支持 SSH 1 协议,则必须有密钥/etc/ssh/ssh_host_key

如果密钥不是默认文件,那么可以通过配置文件sshd_configHostKey配置项指定。默认密钥的HostKey设置如下。

1
2
3
4
5
6
# HostKey for protocol version 1
# HostKey /etc/ssh/ssh_host_key
# HostKeys for protocol version 2
# HostKey /etc/ssh/ssh_host_rsa_key
# HostKey /etc/ssh/ssh_host_dsa_ke

注意,如果重装 sshd,/etc/ssh下的密钥都会重新生成(这些密钥对用于验证Server的身份),导致客户端重新 ssh 连接服务器时,会跳出警告,拒绝连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重装 sshd 时,先备份/etc/ssh目录,重装后再恢复这个目录。

调试:非后台(-D)和debug(-d)模式启动sshd,同时监听2222和3333端口

sshd -D -d -p 2222 -p 3333

sshd Banner

Banner指定用户登录后,sshd 向其展示的信息文件(Banner /usr/local/etc/warning.txt),默认不展示任何内容。

动态转发 (-D) SOCKS5 协议

动态转发指的是,本机与 SSH 服务器之间创建了一个加密连接,然后本机内部针对某个端口的通信,都通过这个加密连接转发。它的一个使用场景就是,访问所有外部网站,都通过 SSH 转发。

动态转发需要把本地端口绑定到 SSH 服务器。至于 SSH 服务器要去访问哪一个网站,完全是动态的,取决于原始通信,所以叫做动态转发

目标还不确定,所以叫动态转发

1
$ ssh -D 3000 tunnel-host -N

注意,这种转发采用了 SOCKS5 协议。访问外部网站时,需要把 HTTP 请求转成 SOCKS5 协议,才能把本地端口的请求转发出去。-N参数表示,这个 SSH 连接不能执行远程命令,只能充当隧道。

image.png

下面是 ssh 隧道建立后的一个使用实例

1
2
3
curl -x socks5://localhost:3000 http://www.example.com
or
curl --socks5-hostname localhost:3000 https://www.twitter.com

上面命令中,curl 的-x参数指定代理服务器,即通过 SOCKS5 协议的本地3000端口,访问http://www.example.com

官方文档关于 -D的介绍

-D [bind_address:]port
        Specifies a local “dynamic” application-level port forwarding.  This works by allocating a socket to
        listen to port on the local side, optionally bound to the specified bind_address.  Whenever a connection
        is made to this port, the connection is forwarded over the secure channel, and the application protocol
        is then used to determine where to connect to from the remote machine.  Currently the SOCKS4 and SOCKS5
        protocols are supported, and ssh will act as a SOCKS server.  Only root can forward privileged ports.
        Dynamic port forwardings can also be specified in the configuration file.

        IPv6 addresses can be specified by enclosing the address in square brackets.  Only the superuser can
        forward privileged ports.  By default, the local port is bou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atewayPorts set‐
        ting.  However, an explicit bind_address may be used to bind the connection to a specific address.  The
        bind_address of “localhost” indicates that the listening port be bound for local use only, while an
        empty address or ‘*’ indicates that the port should be available from all interfaces.

本地转发 (-L)

本地转发(local forwarding)指的是,SSH 服务器作为中介的跳板机,建立本地计算机与特定目标网站之间的加密连接。本地转发是在本地计算机的 SSH 客户端建立的转发规则。

它会指定一个本地端口(local-port),所有发向那个端口的请求,都会转发到 SSH 跳板机(tunnel-host),然后 SSH 跳板机作为中介,将收到的请求发到目标服务器(target-host)的目标端口(target-port)。

1
$ ssh -L local-port:target-host:target-port tunnel-host

上面命令中,-L参数表示本地转发,local-port是本地端口,target-host是你想要访问的目标服务器,target-port是目标服务器的端口,tunnel-host是 SSH 跳板机。

举例来说,现在有一台 SSH 跳板机tunnel-host,我们想要通过这台机器,在本地2121端口与目标网站www.example.com的80端口之间建立 SSH 隧道,就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1
$ ssh -L 7001:www.example.com:389 tunnel-host -N

image.png

image.png

然后,访问本机的8080端口,就是访问www.example.com的80端口.

1
$ curl http://localhost:8080

注意,本地端口转发采用 HTTP 协议,不用转成 SOCKS5 协议

另一个例子是加密访问邮件获取协议 POP3。

1
$ ssh -L 1100:mail.example.com:110 mail.example.com

上面命令将本机的1100端口,绑定邮件服务器mail.example.com的110端口(POP3 协议的默认端口)。端口转发建立以后,POP3 邮件客户端只需要访问本机的1100端口,请求就会通过 SSH 跳板机(这里是mail.example.com),自动转发到mail.example.com的110端口。

上面这种情况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mail.example.com必须运行 SSH 服务器。否则,就必须通过另一台 SSH 服务器中介,执行的命令要改成下面这样。

1
$ ssh -L 1100:mail.example.com:110 other.example.com

上面命令中,本机的1100端口还是绑定mail.example.com的110端口,但是由于mail.example.com没有运行 SSH 服务器,所以必须通过other.example.com中介。本机的 POP3 请求通过1100端口,先发给other.example.com的22端口(sshd 默认端口),再由后者转给mail.example.com,得到数据以后再原路返回。

注意,采用上面的中介方式,只有本机到other.example.com的这一段是加密的,other.example.commail.example.com的这一段并不加密。

这个命令最好加上-N参数,表示不在 SSH 跳板机执行远程命令,让 SSH 只充当隧道。另外还有一个-f参数表示 SSH 连接在后台运行。

如果经常使用本地转发,可以将设置写入 SSH 客户端的用户个人配置文件。

1
2
Host test.example.com
LocalForward client-IP:client-port server-IP:server-port

远程转发(-R)

远程端口指的是在远程 SSH 服务器建立的转发规则。

这种场景比较特殊,主要针对内网的情况。本地计算机在外网,SSH 跳板机和目标服务器都在内网,而且本地计算机无法访问内网之中的 SSH 跳板机,但是 SSH 跳板机可以访问本机计算机。

由于本机无法访问内网 SSH 跳板机,就无法从外网发起 SSH 隧道,建立端口转发。必须反过来,从 SSH 跳板机发起隧道,建立端口转发,这时就形成了远程端口转发。

1
$ ssh -R local-port:target-host:target-port -N local

上面的命令,首先需要注意,不是在本机执行的,而是在 SSH 跳板机执行的,从跳板机去连接本地计算机。-R参数表示远程端口转发,local-port是本地计算机的端口,target-hosttarget-port是目标服务器及其端口,local是本地计算机。

image.png

显然,远程端口转发要求本地计算机也安装了 SSH 服务器,这样才能接受 SSH 跳板机的远程登录。

比如,跳板机执行下面的命令,绑定本地计算机的2121端口,去访问www.example.com:80

1
$ ssh -R 2121:www.example.com:80 local -N

执行上面的命令以后,跳板机到本地计算机的隧道已经建立了。然后,就可以从本机访问目标服务器了,即在本机执行下面的命令。

1
$ curl http://localhost:2121

执行上面的命令以后,命令就会输出服务器www.example.com的80端口返回的内容。

如果经常执行远程端口转发,可以将设置写入 SSH 客户端的用户个人配置文件。

1
2
Host test.example.com
RemoteForward local-IP:local-port target-ip:target-port

scp可以通过命令行参数来设置socks代理

scp -o “ProxyCommand=nc -X 5 -x [SOCKS_HOST]:[SOCKS_PORT] %h %p” [LOCAL/FILE/PATH] [REMOTE_USER]@[REMOTE_HOST]:[REMOTE/FILE/PATH]

其中[SOCKS_HOST]和[SOCKS_PORT]是socks代理的LOCAL_ADDRESS和LOCAL_PORT。[LOCAL/FILE/PATH]、[REMOTE_USER]、[REMOTE_HOST]和[REMOTE/FILE/PATH]分别是要复制文件的本地路径、要复制到的远端主机的用户名、要复制到的远端主机名、要复制文件的远端路径,这些参数与不使用代理时一样。“ProxyCommand=nc”表示当前运行命令的主机上需要有nc命令。

调试 socks5 是否能联通

curl

curl -I –socks5-hostname 127.0.0.1:13659 twitter.com

curl -x socks5://localhost:13659 twitter.com

Suppose you have a socks5 proxy running on localhost:8001.

In curl >= 7.21.7, you can use

1
curl -x socks5h://localhost:8001 http://www.google.com/

In curl >= 7.18.0, you can use

1
curl --socks5-hostname localhost:8001 http://www.google.com/

特别注意,如果ssh -D 要启动的本地port已经被占用了是不会报错的,但是实际socks代理会没启动成功

wget

指定命令行参数,通过命令行指定HTTP代理服务器的方式如下:

wget -Y on -e “http_proxy=http://**[HTTP_HOST]**:**[HTTP_PORT]**http://facebook.com/其中:[HTTP_HOST]和[HTTP_PORT]是http proxy的ADDRESS和PORT。

-Y表示是否使用代理,on表示使用代理。

-e执行后面跟的命令,相当于在.wgetrc配置文件中添加了一条命令,将http_proxy设置为需要使用的代理服务器。

参考资料:

http://docs.corp-inc.com/pages/editpage.action?pageId=203555361
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SSH_keys_(%E7%AE%80%E4%BD%93%E4%B8%AD%E6%96%87)

https://wangdoc.com/ssh/key.html

https://robotmoon.com/ssh-tunnels/

通过SSH动态转发来建立Socks代以及各种场景应用案例

https://daniel.haxx.se/blog/2020/05/26/curl-ootw-socks5/